第376章 家国皆欠_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
笔趣阁 > 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 > 第376章 家国皆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76章 家国皆欠

  第376章家国皆欠

  许栀侧身站立在重重孤光之中。她不能直接与张良的眼睛对视,她害怕自己的情绪在好不容易搭建起的屏障下再度崩溃。

  她看了眼他马车后面用刑具所加的一众人,“齐商中的异常廷尉已经洞悉,处理得当?”

  听她这样问,李斯猜想嬴荷华是知道齐商此次行事的端倪。

  “还是公主料事如神。只是有张耳陈馀二人乘车逃走。”

  张耳、陈馀。

  这是楚汉间的人物,许栀觉得好似所有的人都在她眼前汇聚成了一条河流,但又好像冥冥之中连带着游走。

  “公主放心,臣已下发了通缉令,州县之官皆会对此加之查核。臣相信不日这二人就会被捕。”

  “张耳陈馀不过名士,为何需要如此大费周章?”

  “名士不足为奇,然而信陵君的门客却非同一般。尤其是三晋之中的名士,”李斯的余光看到张良,他对许栀缓缓道:“张御史出使魏国时,这些人或许与张御史交涉时亦有为难之举。”

  对秦国人来说,魏无忌的确曾是个棘手的对手。

  至于魏国交涉他们二人对张良的为难之举。

  李斯后半句的言外之意则有些险峻。

  他是说张良在魏国并没有全为秦而行,从那个时候张良就在计划着现在的这次行动。

  夜色浑浊,许栀没有说话。

  就在李斯侧身,准备正儿八经的提起张良当下的事。

  陈平察觉到这里面的压抑。

  他不顾脖颈上的伤,上前一步。

  “公主,廷尉大人。“方才廷尉大人说的那陈张二人的确非常之人。臣在魏时,他二人便名扬于魏。”

  陈平作怨恨道:“下臣本在齐稷,不料因不慎撞破他二人之所谋,便被这二人挟持至秦。若非公主相救,平恐已毙命。“

  许栀顺水推舟道:“这两人可有何特征?”

  “据臣所知,张耳高大魁梧,性格沉稳。陈馀狂悖,常佩一红巾于腰间。廷尉大人可寻此例追查。”

  “这位是?”李斯道。

  “下官陈平。”陈平拜道。

  此人相貌不凡,身姿有量。还是嬴荷华的属臣。李斯的思维定势依旧是嬴荷华早晚会嫁人,早晚会离开权力中枢。如果让她把举荐的臣子送进内朝,李斯不想陈平变成下一个张良。

  “陈平。”李斯念了遍他的名字。

  许栀看明白了李斯的打量。

  “说来我一年前从李监察的官署遇到陈大人的时候,方知李监察之处卧龙藏虎,竟还有陈大人这样一位处事能干精达的能吏。”

  陈平是李贤送给嬴荷华的人。

  “原来如此。”李斯精明的目光扫过陈平,也作慈祥的笑了笑,“此番拘捕张陈二人有功,我定上呈于王。还望你不要嫌弃廷尉府的官职。”

  对一个士人来说,这显然是个橄榄枝,在廷尉府工作绝对比在公主府要有前途。

  以嬴荷华现在的声名来说,按照各国王室公主返国的先例,她回了咸阳,要么再嫁,要么就是冷遇。

  可惜陈平在用计算计别人的同时,他还是个忠诚的人。况且嬴荷华在一个时辰前,刚刚救了他的命。

  “臣听公主所遣。”他正欲躬身颔首。

  她岂非不知道李斯将陈平归置在廷尉府的真正用意。

  而以情为刃的刀子还没有真真实实的扎到她的心上,她尚能保持绝对的理智,也还在思考着往后朝局上学派学说的平衡。

  她很清楚,她需要一个信得过的人去到李斯的廷尉府。

  火光照应,只是几句话的功夫,她却觉得时间过了好长。

  张良站在离他们不远的位置,却已经隔着皎皎银河。

  一支火把从众多火把中移动,原阳县令赶紧往前走了一大步,他先在李斯耳边说了一番话,才低声道:“廷尉大人。”

  李斯自然问道:“如何?”

  原阳县令道:“张御史的意思仍是若您无法给他咸阳的帛书,他今夜便要赴往陈郢王宫面见大王。”

  李斯不会让自己在这种明显带有逼迫性质的场景里待太久。

  他也很深谙置身事外的道理。

  嬴荷华和张良需要见面,需要他们自行决定去留。

  这也是嬴政的意思,无外乎会决定他的大王日后对于嬴荷华的态度。

  在李斯看来,一个公主不可以既是大王宠爱的小女儿,也是中枢举重若轻的臣。

  “臣请张御史至此,便是将他交给公主处置。”

  “李廷尉。”许栀叫住他,“张良要的是什么帛书?”

  只听李斯道:“帛书。臣日前在陈郢就给了公主。”

  ……这就是说,张良并不知道他父亲已经死了?亦或是他还不能肯定这一件事。

  李斯离开在夜色中,他也默不作声的连带着一干闲杂人走了。

  博浪沙的夜好像有了雾,她眼中看不清他的样子。

  张良不是笼中的雀鸟。笼子中的鸟被人打开了铁栅栏,还会飞出来。

  他是绣在紫色的锦绸缎子上,脱离了花团锦簇,清云风白的绝佳绣品。离开了被称为故乡的家园,随着年月的沉压,羽毛褪去了颜色,眼珠失去了光亮。

  周遭规训,他无法撕碎这块绸布,死也只能死在绣绢之上。

  许栀不要他沦为华丽的点缀,成为第二个韩非。

  她咽回去泪水,吞下去绝望。

  张良看她从火色中走来,看她在众目睽睽之下走近了他。

  “你要的答案都在这里。”她展开王绾的官文,递给他。

  她就这样站在那儿,等着狂风暴雨的袭击。

  【王政二十四年……韩故相平自缢于咸阳狱中】

  忽有浑浑狂风袭来,顷刻扑灭了他心中仅存的火苗。

  他与王绾在御史府有近一年的相处,他如何不认得这是王绾的亲笔。

  他攥紧了帛书,纵他早有心理准备,但远远不及嬴荷华亲自告诉他这个事实要给他带来的冲击。

  可以是任何人与他说,但绝不能是嬴荷华。

  绝不能是嬴荷华。

  他脸色煞白,不能一言。

  许栀掐住掌心,“如果我说不是姚贾而是燕月,你可信我?”

  “为何要为姚贾开脱?”

  让他就这样相信是姚贾杀了他父亲也罢。

  她却亲口告诉他的是——自缢。

  “姚贾若想动手,只待昌平君之乱或者楚亡之后的清算,他没有理由多此一举……那昌平君……”许栀停住,“你是什么时候?……你。”

  紧接着,她指尖也触到了他从怀中拿出的东西。

  她不敢接。

  “六礼不全,莫敢让荷华下嫁。”他说。

  圆筒中绯色的缎,墨色厚重,字迹不是秦书而是韩字。

  八字之书,占卜之辞。

  纳采之聘,鸿雁问名,绯缎正是六礼中的纳吉。

  没有人知道张良走到这一步付出了多少代价。

  少女金色的发钗在火光下熠熠生辉,照她周身如焰。终究是邯郸的月季园中的花太美,太真。那一望,就此缱绻难忘。

  时至今日,他才知道赵嘉那番话的意思——莫将因果错对。

  他们之间,因是恶,果也是败。

  醴泉宫灯火通明,她与他说“长相守,两不疑”,可原来既没有长相厮守,也都是互相怀疑。

  许栀握着绯绸好一会儿,也不敢再看一遍,上面除了她的八字还有张平的落款,她望着他,“你真的愿意娶我吗?”

  “家父尚在,范增没有被公主杀死之前。”

  许栀如坠深渊,哑然失笑。

  天色沉黑,恰如一极浓的墨块,可惜先秦并无宣纸,纵然墨再浓稠,再色重,晕在竹简,只能顺着竹片滑落,不得相聚。

  “公主对臣不必留情。”

  “你我之间竟只剩下一句不必留情?”

  张良的耳畔拂过一阵风来。

  “荷华。万事万物很多事情不能强求。”

  她一顿,“如果我偏要强求呢?”

  “良天伦已失,人常违背,再无颜面立于天地之间。”

  四周分明流淌是炎热的火把,这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秋夜,不过是七年之后既定的决绝。

  夜风微凉,照彻了她。

  “如果你要想死,那么灵鹫山上的那一刀,你还给我吧。”

  张良看到寒光一现,听到万籁俱寂。

  却没有等来想象之中的疼痛。

  她凝眸的暗色全数褪尽,又譬如一朵染着血的红色梅花。

  只有在白雪皑皑之下才能看到她的临枝傲骨,知晓她的果决。

  “荷华!”

  张良在千钧一发抓住了她捅向自己的刃!

  他生生握住白刃,瞬间割破了掌心,刹那间鲜血如注。

  许栀这一捅,算是赌对了。

  他满眼震惊,许栀却张扬的笑了起来,“我生痴发恨,只求再见你一面。可转头发现,你我之间,家国二字皆是亏欠。”

  可要说亏欠,反复牵扯,无端纠缠,到底是谁欠了谁?

  国——到底是史书里的秦国,还是现实中的韩国?

  家——又到底在说他的父亲张平,又还是怨恨他娶她反悔?

  她给不了他家国。

  他亦给不了她。

  月如许,只有无声的夜色在蔓延。

  “家国。”张良看着她,“这两个字,从来都不是属于现在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95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95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