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41章 自信从何而来_大晋捡到一只战神
笔趣阁 > 大晋捡到一只战神 > 第1041章 自信从何而来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041章 自信从何而来

  第1041章自信从何而来

  李世民自信,他所建立的大唐是比大隋更加辉煌,更加卓越的王朝,在这个王朝之中,古代居民想要拥有的一切,都可以轻松得到。

  财富,安全,美的享受,应有尽有。

  就是这样一座繁盛的城市,就是这样一个富庶开放的王朝,自然是吸引了四方宾客来朝。

  这都是他们自动自发,完全自愿的,在这种背景下,就算是有想要搞事的前朝余孽,他们也舍不得动手。

  谁愿意破坏这样的繁盛景象呢?

  大家都是从隋末的丧乱之中走过来的,谁都知道,那个时候,施加在人们身上的苦难是多么的深重。

  难道是好日子过的太长了,就想搞事了?

  因为李世民做的好,就算是那一丢丢有异心的人,也不会真的动手了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他们也崇敬这位有能力的君主。

  这还不说,最关键的还在于,李唐得位相当的端正,他们虽然继承了大隋,但是,他们并没有为了自己当皇帝就屠杀前隋的遗族。

  虽然这也是有时运的使然,毕竟,等到他们开始举义旗的时候,隋炀帝早就已经被杀掉了,他们就是想动手,也捡不上。

  但是,没有做过,就是没有做过。

  毕竟,李唐和隋杨还是有比较近的血缘关系的,就算是真的让他们捉到隋炀帝,想必,李渊也会有不同的处置方式,至少会比较体面。

  这就让李唐在对外的形象上一直很好,没有多少血债。

  同样的,现在的王谧如果想要更进一步,这也是他需要考虑的事情。

  真的要动司马德宗吗?

  要知道,按照现在的伦理观念,历朝历代的君主,从这一个家族移交到那一个家族手中的时候,不管是当朝的大臣,还是普通的百姓,他们心里都有一杆秤。

  他们都在评估。

  评估这一位后世的君主他是如何对待前朝的皇族的,他的做法是好是坏。

  这些,公众心中自有一个评判的标准。

  照样还用李世民来做对标,当李世民坐稳江山之后,很快,他也想到了那些前朝的遗民。

  到了大唐这个年月,所谓的遗民就真的很多,不只是局限在前隋的那些旧族。

  在杨坚建立大隋之初,他对那些被大隋一一平定的南北分裂小朝廷的皇族,是比较严苛的。

  包括南方的南兰陵萧氏,北方的渤海高氏,都被控制在一个比较狭小的村镇当中,让他们抱团生活。

  不与其他的大隋百姓生活在一起,有所接触。

  老实说,这些前朝的遗族,其各个方面的素质还是很不错的,说的再明确点,至少他们还是有文化的,在他们还享受着王朝的特权的时候,他们的家庭教育水平是可以信赖的。

  还是比较有工作能力的。

  本来,杨坚平定了南北,是有大功绩的,对这些前朝的遗民,自然也可以采取宽容的态度。

  随才任用,在王朝草创的时候,不是很好的一个办法吗?

  在大隋建立之前,南北两边已经混战了两百多年,各自都有自己的小朝廷,各管各的。

  当然了,因为统治的疆域比较狭小,需要的工作人员自然也就比较少。

  而到了大隋,南北一统,王朝的疆域瞬间扩大,为了加强地方的管理,扩大官员的队伍建设是应该的。

  而这些比较有能力的前朝贵族,正是很好的选择,然而,隋文帝杨坚却不信任他们。

  对于和他有旧愁的宇文家族,他是绝对不会轻易使用的,他的位子是如何得来的,他比谁都清楚。

  而有的人,其实根本就没有仇怨,甚至被吞并也不是发生在杨坚当政的年代。

  就比如北齐的渤海高氏。

  但杨坚统统不管,他把这些前朝的遗族全都划到地方上,让他们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聚居,同时,不允许他们担任大隋的官员。

  就是有能力,也让他们没有地方施展。

  这一禁令,一直到隋文帝收割了南陈皇帝的女儿做了宣华夫人之后,才有所松弛。

  而这也可以看出,这些前朝的遗族,在大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,过的是不太好的。

  然而,时间线推到了李唐的时候,尤其是在李世民登基为帝之后,他对前朝的那些遗族,包括南北朝时期的那些分裂小朝廷的皇族,都还是很公正的。

  只要你有才能,你有意愿,都可以来做我大唐的官,更何况,想当初,和李世民关系密切的凌烟阁二十四学士当中的高士廉,也就是长孙皇后的舅舅,也同样是北齐高氏的遗族。

  只看李世民对高士廉的态度就知道,他对这些前朝的遗族是个什么样的想法了。

  正因为他胸怀宽广,所以,想要搞事的人也就寥寥,相反,大家还都非常感谢他能够给他们到朝廷里供职的机会。

  十分效忠。

  而王谧呢,他现在要面对的情况也是如此。

  甚至,老实说,他的处境并不比当初的大唐好太多。

  毕竟,大唐起事的时候,前朝的皇帝已经死了嘛。而王谧要想称帝,司马德宗的处置绝对是一个棘手的问题。

  而王谧的那些担忧,也都是很现实的,按照王贞英她们的所想,要想把这个位置坐稳,坐好,那就只能是从强化自身入手。

  只要是王谧自身过硬,就不用担心会有人暗中捣乱,这一切的最终指向,都还是王谧自己的选择。

  很多事情,现在还远远未到终局的时候,还差得远呐!

  不过呢,王贞英也算是得到了想要的答案。

  从王谧的角度来看,留下陈归女也不是不可以,但这完全要看他的心情,还有司马德宗日后的作为。

  如果,母子两个都很安分,那么,留下他们的性命并不费力,不过是多出一点钱而已。

  但要是他们不老实……那就……

  啧啧……

  好吧!

  这一切都交给王谧处理吧,相信不论他如何选择,都不会把太后娘娘拖下水就对了。

  而另一边,就在檀凭之刘穆之他们还在路上的时候,何迈也要启程了。

  “阿迈,急什么?”

  “京口那边也不是没有人了,等到穆之他们到了,大家聚一聚,你再启程,不是更好吗?”听说何迈这就要走,王谧也是震惊的很,连忙挽留。

  何迈苦着一张脸,无奈道:“如果可以,我当然也想和兄弟们见个面,可我实在是等不得?”

  “谁也没催你,你有什么苦衷?”

  何迈一直叹气,苦衷,他从来都不在外部,而在内部!

  “你们当然不会催我,可我家里催的急,吾妻已经从庐江启程,而且也不知道是用了什么样的办法,短短几天都已经快到京口了,昨天才收到的书信。”

  “家眷都已经到了,我再不启程那还得了?”

  这就……快到了?

  这不是飞速,简直是光速!

  这样一来,王谧就是想劝,也没什么好说的了,等到见到了妻子,说不定,何迈还有的受呢!

  想到这一点,再看何迈的时候,王谧的眼神都带上了某种怜悯。

  这也是个可怜人呐!

  这样想来,阿迈也是个可怜人呐!

  而琅琊王这边呢,那当然是个顶顶幸运的人,虽然何迈走了,但是还来了徐羡之。

  这边轰轰烈烈的王府投献活动已经结束,由于现在的王府只是建立初期,和本家司马的关系还是不错的,而短时间内,王谧也一点登基夺权的意思都没有。

  双方的关系很和睦的,于是,那些地方层级的官员,也不需要撤换,照样还让他们各安其职就是了。

  王贞英做事也是足可以信任的,这边才刚刚册封了琅琊王,那边晓谕境内的诏书就已经发出去了。

  于是,这几日,从北到南,下游到上游,沿着蜿蜒的长江,大晋即将改朝换代的消息,也渐渐的传遍了大晋的境内。

  而这一次,大晋境内的百姓,他们可以感受到琅琊王热切的眼神吗?

  哦!

  不!

  是他们会给他一个善意的眼神吗?

  不要把古代的人们想的太过先进,在交通通讯极为不发达的晋末,这个时代的很多人,只知道埋头种地,给自己刨一口吃的。

  只要能够吃饱穿暖,实际上,他们并不关心谁来做皇帝,谁来把这块他们祖祖辈辈生存的地方占领。

  只要是能够让他们吃饱饭穿暖衣,这些都无足重要。

  只有当战乱烧到自己的眉毛,他们才会狼狈逃亡,四处躲避战火,颠沛流离。

  这些平民百姓,他们原本与战争毫不相干,只知道撒下种子,辛勤耕种就可以有收成,有粮食吃。

  他们当然盼望有一个强势的稳定的朝廷,这样他们安稳的日子也就可以持续的更长久些。

  说个笑话,那些经历了汉末大乱战的百姓,根本就不知道随着时光的变换,城头的大王旗早就已经变换了许多回。

  到了南北朝时期,还有很多农夫觉得,现在还是大汉朝呢!

  问晋之名号,哈哈,根本就不知道。

  别人和他们交流,他们张口就是,今年是大汉的第几年啊,有没有换年号呢?

  他们哪里知道,大汉早就已经消失在历史的烟尘当中了,是个过去式了。

  可怜呐!

  现在的大晋境内,还有这样的与世隔绝的人存在吗?

  这不知晓。

  但是很显然,从汉末的乱局之后,别看时间在不停的前进,然而,人们的生活却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。

  在接连不断的战争当中,南北双方的经济都没能发展的更好,其实力,也根本无法和强汉相提并论。

  再者说,也不能怪这个时代的人还一心眷恋着大汉,一则是,在读书人的心中,他们都知道,大汉的时候,中原王朝是怎样的辉煌,而这份辉煌也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世子,接连不断的传了下去。

  形成了人们心中一份共有的荣耀。

  真是人比人要死,货比货得扔。

  在回头看看晋末,如何与大汉相比,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。于是,那种怀念便是油然而生的。

  这是在社会的上层,而在社会的下层,这个时代的普通百姓,对大汉也有着极为浓厚的感情。

  毕竟,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大汉的影响。

  汉武帝时铸造的五铢钱,因为批量大,质量好,到了这个年月还有广泛的流通。

  它是人们手中的硬通货,人人信赖。

  正是因为自从汉末之后,看似大晋形成了短暂的统一,但是由于时间太过短促,经济体量根本就没有发展起来。

  各种财富都控制在大大小小的世家手中,官方层面的铸钱活动,总是规模很小,不能够铺开。

  就算是古代人也依然知道,一个新的王朝建立,要想向百姓们彰显自己的财力,那就必须铸造新式的钱币,并且推广发行,使之流通。

  这样才能逐渐的得到百姓们的认同,人们才会知道,现在已经换了皇帝。

  然而,很多事情是想的容易,做起来难。

  就比如说这铸造钱币吧,那也要有足够的财力支持才行啊!

  而很显然,不管是之前的魏,还是现在的晋,以至于日后的南北朝,都没有能拥有一个强盛的经济实力。

  他们时而也会开设铸钱炉,发行一些新鲜的货币,但是,分量往往比五铢钱偷工减料,工艺也不过关。

  这样,民间也就更加信赖五铢钱,并且使用各种手段囤积五铢钱。

  这个时代的皇帝倒是有一点好处,他们深知自己的财力不足以应付大规模的铸造货币的活动,那么便不阻拦民间使用五铢钱。

  也并没有强行推广自己朝廷铸造的新钱。

  这样,民间的经济系统虽然也不算健康,时常出现种种的混乱,物价也往往波动的很厉害。

  但至少,市场上流通的钱币大体上还算是够用的。

  对于这些分裂的小朝廷的君主来说,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。

  不能再要求其他。

  于是,就可以知道,现在大晋市场上,人们的交易,主要还是依赖五铢钱。

  用着大汉的钱币,心中自然会不断的怀念大汉的好处。

  老实说,现在朝廷治下的很多百姓,连司马家都还不承认呢,还想让他们认可这什么突然横空出世的琅琊王?

  简直是笑话!

  他们不是宰辅之臣吗?

  不是只想控制朝局,不想当皇帝的吗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95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95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